作者:李锐
来源:《人民⽇报》1981年
小马于1966年12月26日含冤在广州离世,至今已过去了整整15个春秋。
蓉城花繁,周郎声隐。
1949年,我随小羊踏上南下的征程,抵达湖南之际,我们首次在开封相遇。或许是因为同乡的缘分,我们的年龄与经历相去不远——他比我年长五岁,早在“一二·九”运动之前便已加入中国共产党——我们之间有着不少共同的朋友,兴趣爱好也颇为契合,因此一见面便似故友重逢。
湖南民间流传着一则俗语:“长沙里手湘潭票。”这里的“票”字,其意难以言表,若勉强解释,大概是指那些虚有其表、夸大其词、空洞无物的浮夸之人。而小舸则是湘潭人士,与“票”字恰恰相反,他是一位脚踏实地、注重实际的实干家。
约一年半之后,我与正副职之间逐渐形成了融洽的工作关系,我们相互投契,性格相合,对待事务皆坦率直言,因而构筑了深厚的友谊以及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。
二十年后,孤独的思绪唤起了大跃进时期的记忆:独自行走,无人共谈,宛如久别归乡的故人。特别是大跃进期间的庐山会议这段历史,最能彰显小马的品格。
1959年,柘溪工程正式动工。在五月与六月之间,我经历了从四川、贵州、广西至湖南的调动。小羊邀请我回家进行深入的交谈。他刚刚结束了一个月的下乡调查,带回了大量的一手资料。在省委常委会上,他提出了关于农民积极性、公社供给制、大队核算、公共食堂、粮食与钢铁生产指标,以及劳动生产率等十多个关键问题。
针对大跃进一年来的种种,我们毫无保留地交流心得,见解不谋而合。尽管心中忧虑重重,但交谈间仍能谈笑风生。小马是个平易近人且谦逊的人,他不固执己见,尤其不愿意谈论自己。
在追悼会的悼词中,方才得知1956年毛泽东莅临湖南,目睹了当地繁荣景象,曾对他赞誉有加:“你已不再是‘小舟’,而是承载千万民众的巨轮了。”那一夜的深入交谈,他却不禁提及自己的“先见之明”。
他说,湖南去年虽频遭诟病,甚至曾被悬挂过警示旗帜;然而,事实却显示,挂红旗的省份在粮食产量上相对较少,而挂白旗的省份则占据了多数。自1958年11月郑州会议召开以来,在粮食估产问题上,他与左邻右舍展开过一番争论。你是官僚,我也是。
由于湖南的估产偏低,而周边省份的估产则相对较高。此外,在密植问题上,部分省份的种植密度过大,相比之下,湖南的种植密度则较为稀疏。农民常言道:“干了一整天活,身上没流一滴汗”,这便引发了关于农民积极性问题的讨论。他对设立常年食堂持反对意见,认为此举既浪费人力又浪费物力。
谈及公社供给制,无论是贫瘠时期还是富裕时期,皆不宜施行。谈及1958年韶山的大跃进运动,粮食产量仅增长了14%。他的总体观点是,人心需要稳定,我们必须冷静下来,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。
在7月初庐山会议的筹备阶段,我与小羊的交流尤为频繁。毛泽东在会前对河北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四省进行了视察,并对湖南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周小舟陪同毛主席访韶山
牧童攀登峻岭时的三言两语:“成果斐然,挑战亦多,未来可期。”遂被采纳为此次会议的指导思想。
彼时,刘少奇亦屡次强调:务必充分阐述成绩,深入剖析不足。
截至7月22日,会议仍旧被亲切地称为“神仙会”,在此期间,与会者各抒己见,交流心得。周总理亲自三次召集国务院各部召开会议,深入分析形势,细致核算数据,并着重强调了陈云提出的三个平衡理念。在座谈会之余,大家游山玩水,即兴赋诗,心情愉悦。毛泽东的两首诗作——《到韶山》和《登庐山》,正通过口头流传,广为传播。
这两首诗系毛致赠予小羊、乔木二人,并随信附上以征求他们的意见。小羊在抗战时期及战后,曾担任毛泽东的秘书,亦对诗词情有独钟。(“小周”之号,源自毛泽东同志对其亲切的称呼。)
我们共隶属于中南组,会议结束后不久,他便满怀热情地将两首诗作誊写于我的笔记本上,同时将原信一并交予我。诗中的词句与日后公开发表的作品略有差异。《登庐山》一诗还附有简短的小序:
“1959年6月29日,我攀登庐山之巅,远眺鄱阳湖与扬子江的壮阔景色。群山争奇斗艳,峡谷竞相奔流,红日喷薄欲出,遂成诗八句。”
“盘桓寻花径最佳,仁立俄延读御碑。”这些细节无不映照出会议前期与会者的愉悦心境。
依据六个主要分类的小组讨论会,深入探讨了毛泽东所提出的读书(侧重政治经济学)、形势分析、任务规划、体制改革、食堂管理、学会简朴生活、综合平衡及产品质量等十八个议题。在小组讨论中,意见各异,热议纷呈,但诸多尖锐的见解,诸如对“以钢为纲”方针的反对、对公社化进程过早推进的质疑,尚无法畅所欲言。
众多同仁往往偏爱庇护他人,难以转换观念,甚至对过于严苛的批评持有异议。小马则以其率真的性格著称。在我的笔记本上,记录了他7月4日的发言:1070万吨的产量尚不及800万吨;公社的风潮,越吹越广,涵盖的范围也越加扩大;总产值的年增长率最多仅为10%至20%。(实则不易实现);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过大,湖南省范围内县级行政区以上共有1000个项目,其中仅有300项获得了正式批准。
他进一步阐述了食堂反对派所提出的六点观点:这些意见不仅不利于节约粮食、养猪、植树造林以及积肥,而且还导致劳力的浪费,且就餐体验并不愉快。
原计划会议将在约半个月的时长后落幕,毛主席特命乔木、小羊、家英以及我等七位成员负责草拟一份《会议纪要》。纪要中需论述形势分析、任务部署、综合平衡、经营管理以及食堂管理等几个关键议题,总结1958年的工作经验,并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此时不幸影响当代历史。小车载彭德怀通信及写信原因1958年12月,武昌会议落幕之后,彭德怀应召前往湖南,期间由小车载陪,共度三天时光。在这期间,他探访了湘潭的乌石。(彭总家乡)在韶山与株洲之间,沿途目睹了为建设居民点而进行的拆迁,有些房屋已被夷为平地;上千人拥挤在一块二十亩的田地里进行深翻作业;聆听了县委书记关于粮食困难的详细汇报;还参观了若干土高炉。随后,彭又前往平江。小羊介绍,那里是“共产风”盛行的地区,干部的强制命令尤为严苛。他们之间的交谈深入而详尽。
登山之后,小羊曾与彭有过两次交流。彭透露,他持有一些看法,期望能向主席坦诚相谈,却因个人性格的顾虑,担心交流不顺畅。小羊便凭借亲身经历劝说道:“我们与主席交谈向来随意自如。”以此鼓动彭勇敢尝试。记得7月11日的夜晚,毛主席曾邀请小羊、周惠以及我进行了一次轻松的交谈(此后亦多次交流),氛围融洽得令人难忘。
毛主席指出,1958年的问题症结主要在于综合平衡的失调,并自谦地表示,有时自己亦不免陷入无端的幻想之中,并非所有问题都可归咎于下属和各相关部门。风趣地调侃道,否则人们便会如同蒋干那般抱怨:曹操营中之事,处理起来实在棘手至极。小马过河而论:高指标乃“上有好者,下必甚焉”。
在这夜的交谈中,小马向彭德怀详细汇报了谈话的情况。彭德怀随即决定向主席写信,表达自己核心的观点。小马还提议,彭德怀应依据在西北小组会上的几次发言,进行整理,并系统地记录下来。这也成为了后来在批判彭德怀的过程中,追溯小马为“宣传员”、“提供材料”和“担任参谋”角色依据的源头。
彭德怀同志的信件于7月16日正式印发。自此,我们的小组会议也出现了一些调整,讨论的重点逐渐聚焦于这封信件以及《会议纪要》,继续深入探讨当前的形势。部分同志对情况认识尚浅或不全面,尤其是那些偏袒短处的人士,他们对彭的观点持保留态度,且倾向于在措辞上提出批评。康生与柯庆施等人更是煽风点火,激起波澜。
就具体问题而言,既有得大于失的情况,也有得失相当的情形,甚至还有失大于得的情况,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,需要我们进行细致的区分。
⽐如湖南省推行了五万个土炉,其中两万个竟然从未点燃过火;部分地区的晚稻种植出现了并秧现象,导致产量大幅下降,这无疑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。忽视不足之处,或是谈及而未深入,往往难以准确提炼经验教训。恰当地审视缺点,非但不会消磨士气,反而能激发更为强劲的正确动力。
他坚信,鉴于众人从事的工作领域各异,所接触的事物亦不尽相同,因而各自的见解也有所差异。然而,通过集思广益,将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,并加以深入分析,我们便有望达成共识。
众所周知,自7月23日毛泽东发表关于反右的讲话以来,会议的气氛急剧转变。在此背景下,小陆成为了第四位承受巨大压力的个体。尽管他不得不对戴帽检讨进行一番过度的反思,但他并未无中生有或夸大其词,反而对彭德怀进行了有力的辩护。
在8月3日的发言中,小羊提到了彭与他谈论的两大要事,以此来阐述彭德怀本人对于“对主席的正确性与伟大之处”的认识是逐渐深化的。
一是井冈山会师之际,毛泽东禁止井冈山战士对湘南的失利进行议论,旨在巩固团结。彭德怀表示,这可见毛主席的非凡洞察力和深远眼光。二是抗战初期的运动战与游击战之争,彭德怀承认,是在很久之后才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失误和毛主席的英明。这充分体现了彭德怀对毛泽东主席由衷的敬佩之情。
此刻,我与小羊曾相遇。他感慨万分,提及即将卸任,摘去那顶象征权力的乌纱帽,却仍怀揣着一份期待,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够经营出一方农场。小羊是一个对革命极端负责,同时又极具感情的人。然而,由于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,他时常陷入困惑,深感伤心与痛苦。
8月13日信中提到:“剖析自我,坦诚相见,却又发现与实际情况颇有差异。若假想戴上那副面具,我们或许能窥见更为真实的自我。”(右倾机会主义)这顶帽子,我必须向主席、中央、全党、湖南的党员和人民,甚至向我的妻子和孩子们承认,我犯了反党、反中央、反主席的错误……然而,若继续说下去,泪水必将夺眶而出,难以言尽。”
去年,我前往广州,有幸拜访了小羊的妻子王宁同志,并向她探询了小羊辞世前的一些情况。在党数十载的政治风浪与重大运动中,诸多同志挺身而出,屹立如磐石,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,尊重客观事实。小车正是如此坚定不移,乃至以身许国之人。或许他暂时感受到了绝望,人又有谁能避免一时的迷失呢?
这恰恰彰显了他极致的严谨,对自身信念的坚定不移,绝非是脆弱的表现。须知,马克思主义、毛泽东思想的真谛,正是实事求是。
党对庐山会议作出了明智的结论。那些曾蒙受不公、幸存至今的同志们,现在正各自在岗位上一丝不苟地工作。然而,小资产阶级情绪(与彭德怀、张闻天等人相似)的小⾈却在54岁的盛年之际,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。
昔日小羊憧憬的党派集体领导与高度民主生活,如今正逐步实现。佳节将至,思念亲人之情更甚;在这繁荣昌盛的时代,怎能不更加怀念故友?祖国大地春意盎然,却唯独缺少了一位词坛才子。小羊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。
第四日登上庐山,我吟咏的诗句是:“高处云雾缭绕,低处云雾弥漫,笑语间不觉已与群山相隔。”此句颇得同行的赞誉。故人谈笑之音犹在耳畔,不禁令我心生哀愁,遂吟短歌抒怀。
亲爱的战友同志,我愿以此首七律,遥寄对你在天之灵的深切祭奠:
周郎意⽓永兴叹,抛却潇湘第⼀官。
举世沉冤皆⼤⽩,当年遗愿可⻓安。
桃符旧岁翻新岁,流⽔前澜让后澜。
知⼰平⽣能得⼏?⼼⾹燃尽泪阑⼲。
牛达人配资-哪个配资平台安全-股票10倍杠杆正规平台-网上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